伟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3章 乌云笼罩,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伟栋,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叶轩只能转而向朱元璋解析关税相关概念。

进出口关税是许多国家财政收入的关键部分,但明朝由于还未涉及全球货物交易,并没有设立相关税收机制。

最早出现的关税制度出现在绿洲城市巴尔米拉,那时的税率被镌刻在海关墙面上,用于记录边境往来的各类商品如香油、染色羊毛、食品及其他物资的税款。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依据不同商品类别制定差异化的关税标准。

华夏地区曾受孟子“关市讥而不征”

的理念影响——即商人进出关口和市场只需接受检查而不需缴纳费用,因此关税一直未能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然而,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一些类似关税的形式。

例如,《春秋左传注》中就提到过宋国商丘对贸易往来进行征税的事迹,西周时代也出现了类似的征收形式。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以及与邻近诸国的交往需要,西周专门设立了管理关税的职位:“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

,这一制度后来被称为“关市之征”

毋庸置疑,关税是各国维持贸易秩序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手段之一。

叶轩引用古代典故试图向朱元璋阐述解除海禁后实行进出口关税的重大意义。

“陛下,关键在于关税能够转化为大明的重要财源。”

他慎重提示。

一旦解除海禁,则意味着皇室不能再独占海上贸易带来的利益,而这一部分收益无疑是一块肥肉,朱元璋自然不舍得放手。

然而,若能清晰阐明关税的好处,让皇室明白即使不参与具体的海上经营活动也能获得经济效益,或许能让朱元璋更容易松口。

听到这些分析,朱元璋若有所思地问道:“关税当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确凿无疑,陛下。”

叶轩答道,“试想我们既无需组建船队,也不用冒险航行于大海之上,只要设置关卡,就能从往来商船中收取关税,这是一项极佳的投资选择啊。

与此同时,航行中的风险完全由商人自己承担。”

他继续补充,“此外,倘若陛下想要限制某些货物流入我国境内,也可以通过立法明确禁止,或者大幅度增加这类货物的税率至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更高,来实现有效遏制的目的。”

看出朱元璋有些意动,但对方仍迟疑地说:“可是解除海禁仍然存在不少潜在危险……”

叶轩清楚朱元璋担心的主要问题无外乎倭寇骚扰沿海百姓,以及张士诚、方国珍残余势力可能会勾结外敌等等。

针对倭寇的问题,叶轩觉得较为棘手。

实际上,所谓的倭寇十中有七八并非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本国沿海地区的人士作乱,所以严格来说,即使长期禁海也只能阻止外部人进入,却无法彻底解决内部矛盾。

于是他委婉地提醒:“陛下,那些倭寇频繁扰乱海岸的行为背后另有隐情。

难道仅仅是为了劫掠财富才从遥远之地来到我朝吗?”

“话虽如此,但他们的航海能力着实平庸,恐怕是顶着极大的危险才抵达这里。

然而海岸附近倭寇却如此泛滥,您难道不感到疑虑吗?”

朱元璋默默思索着叶轩的这番话语。

他隐隐觉得,叶轩言辞之间另有深意。

随着思考渐深,朱元璋逐渐领悟了其中的意味,立刻面沉似水。

真他娘的可恶!

原来叶轩是在委婉提醒他:所谓的倭寇,很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倭人,而是那些山匪和乱贼之类的在作乱。

当地的官员为了掩盖过失、避免麻烦,便轻易将这一切都推给倭寇,以此逃脱治理不当的责罚。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朱元璋脸色越发凝重,像乌云笼罩一般。

整个御书房的气氛随之骤然紧张起来。

“陛下,我之前便提到过,天下万事皆有利弊。

解禁海贸固然能带来益处,却也不免会有隐忧,这些问题或许在所难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骑士:极限爆装系统

爱吃读者

天地情悠悠,星空美如画

红米南瓜

神颜爱豆,他只想活命

鹤钤羽

靠属性变强,我在镇守司吃软饭

云端之蓝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

我有五百块

权途:从乡镇科员开始

超级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