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乌云笼罩
伟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3章 乌云笼罩,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伟栋,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比如,盐来自于海边盐田,矿石源自于矿山,不同地域出产不同的物资。
如果购买者希望获取这些商品,就得历经长途旅行。
在这样的需求推动下,流动的商贩应运而生。
他们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将沿海生产的盐运输到国家各地,同时将金属等商品也带到各区域销售给民众。
或许有些人会质疑,商人低价买入高价售出是剥削民众。
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民众完全可以自行远赴产地采购物品而不通过商人。
商人在其中仅仅提供了便利选项,并不存在强迫交易。
并且,通过商品的流通,商人为国家经济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也间接提升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
我们的大明王朝以农业为本,商业难以撼动百姓根基与农业地位……
叶轩一番娓娓道来解释。
朱元璋听罢,表情略微温和一些。
不过心中仍留有一层担忧。
商人的确能带动经济发展。
可是商人不易管控。
一旦取消海洋限制,这些商人可能率先抢夺皇族海贸利益。
朱元璋含蓄言道:
“此难题容易应对。”
提高商人群体税赋,尤其是那些涉及外国贸易的商人,对于他们带入国内的商品可以课征税收。
此外,还需要对商人制定准则与界限。
有效管理商业秩序。
叶轩说道。
毕竟商人都是大明臣民,只要身处于此国度范围内,自然受制于国家及朱元璋皇帝统治之下。
要是整治商人的话。
岂不是易如反掌?
朱元璋听后顿时醒悟。
心领神会。
朱元璋对叶轩给出的商人管理办法感到相当满意。
轻抚长须予以肯定。
“那些商人均为狡诈之人。”
“他们本身不从事生产劳动。”
整日琢磨着如何从平民、国库中牟利。
应当提升他们的税务负担。
“爱卿,你方才提及的‘关税’具体指何物?”
叶轩一时语塞。
他已经阐述过商人的作用与价值。
阐明了商人存在的重要性,非一味谋取平民或国家之财。
其实政权与商业之间是可达成共赢关系的。
但是显然朱元璋根深蒂固的想法未改。
仍旧维持旧有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