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宋玉登徒好色赋 高低之辩显机锋—析文学修辞的预期诱导术,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风月场中的修辞局
秦淮河画舫上,老鸨教雏妓:“若遇吝啬客,便叹‘桃花扇底江南泪’;逢豪阔爷,则唱‘千金难买美人笑’。”这“看人下菜碟”的学问,正是预期诱导的活教材。某盐商为博名妓一顾,挥金如土。妓子轻启朱唇:“相公豪气,让奴家想起韩世忠梁红玉的故事……”盐商热血上涌,竟捐金助军饷。
更绝是媒婆说亲术。给瘸腿秀才提亲,对女家夸“文曲星下凡步斗踏罡”,对男家赞“姑娘持家能手不尚虚华”。待新人洞房相见,反觉对方胜过预期,此乃《韩非子》“倒言反事”的民间妙用。
青史字缝里的墨痕
司马迁写《项羽本纪》,字字机锋。巨鹿之战前,详述诸侯军“皆作壁上观”,待项羽破釜沉舟大胜,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这强烈对比,让后世读史者自然生出“项王神勇”的预期。班固《汉书》却平铺直叙,反失震撼。可见修辞之道,能改青史颜色。
欧阳修修《新唐书》,删《旧唐书》贵妃赐浴华清池的香艳,增“玄宗纳媳”的悖伦。看似秉笔直书,实以伦理预期重构历史记忆。这“春秋笔法”,比直斥安史之乱更具诛心之力。
破局之眼:跳出修辞迷雾
庄子与惠施濠梁观鱼。惠施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笑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等机锋,正是破解预期诱导的密钥。当世人困于“东家之子”的完美幻象时,智者却问:“为何定要以人度美?”
苏轼《题西林壁》更点破天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某书生效宋玉作《美人赋》,堆砌“柳眉星目”陈词。佛印禅师批注:“满纸美人,不见美人。”书生顿悟:真正的美,在预期框架之外。
文心雕龙:笔墨间的永恒博弈
宋玉晚年隐居云梦泽,某日见渔夫论《好色赋》,嗤其“巧言令色”。他掷笔入潭,惊起白鹭冲天。俄而大笑:“吾以文辞为戏,世人偏作真!”此中真意,恰似《文心雕龙》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千年后,姑苏寒山寺藏经阁,小沙弥问老僧:“宋玉辩术可算妄语?”老僧以帚划地:“你看庭前柏树子。”小沙弥茫然,老僧轻叹:“柏树不言,何来高低之辩?”
修辞之外的真天地
楚地出土汉简,载宋玉未入仕时,曾恋慕邻家浣纱女。女因战乱毁容,宋玉不离不弃。或曰《好色赋》中东家女,实为此女化身。若真如此,那场着名辩论,不过是文人为旧情披挂的铠甲——预期操控的终极秘密,或许藏在这未被史书记载的温柔里。
临安瓦舍说书人最新本子,让登徒子与宋玉隔世对话。登徒子笑问:“若你妻老丑,可愿如我?”宋玉默然,掷笔化鹤飞去。座中孩童忽道:“喜欢便是喜欢,哪来这许多道理!”满堂寂然,继而喝彩如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