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御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超级长安,我四叔是朱元璋,逍遥御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洪武三年,盛夏时节,关中大地被暖风吹拂,麦浪轻涌,杨宪奉大都督朱文正军令,将北方无地之人迁徙到关中,带领百姓开垦田地,兴修水利,已经初具成效。
抛开杨宪“祥瑞神稻”事件不谈,单论治理农业,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至于马三刀,朱文正可不敢用他,这要是偷工减料,那干系可就大了。
沈茂带着一群能工巧匠,自应天一路西行,风尘仆仆赶赴长安。
当他们抵达时,工地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所谓的帝都营建指挥部,竟设在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李思齐的衙署之中。
此时,内皇城的建造已经拉开帷幕,然而眼前的营造方式却让沈茂等人瞠目结舌。
一排排钢条被扎成笼状,构建出奇异的构筑物,似乎是用于构筑城墙的框架结构。
沈茂凑近,轻轻抚摸着那些钢条,粗糙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他满心疑惑,扭头看向身旁同样一脸茫然的工匠们,大家面面相觑,均是摇头。
他们一生钻研营造之术,却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建造方式。
指挥部的工头走上前来,看着这群远道而来、满脸困惑的工匠,笑着开口讲授:“这是水泥和钢筋,是大都督发明的。”
“哈哈别说你们了,大都督刚搞出这玩意的时候,我们也是闻所未闻,如今武昌城池建筑都是用这玩意修筑的,结实的很!”
沈茂听闻,心中暗自惊叹,这看似简单的组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智慧?他想象着这些奇怪的东西如何变成坚固的城墙,守护着这座未来的都城。
随后,沈茂被引领至指挥部的帐篷内。一幅巨大的城墙图纸挂在帐篷中央,他只匆匆一眼,便被惊得呆立当场。图纸上的长安城,北临渭水,西邻潏水,东临灞水浐水,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轮廓在图上清晰标注,且这地图竟然将二城通通囊括进去。
沈茂的目光顺着地图的线条游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并非沈茂少见多怪,实在是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城池。
唐长安城已经大得超乎想象,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
是如今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西汉长安的2.4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
可眼前这幅图,竟比唐长安城还要大出许多,大致和后世西安的三环相当,这是要把渭水、浐水、灞水等河流当作护城河了。
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惊世骇俗的巨大工程。
他知道,此图是朱文正亲自所画。这位大都督的雄心壮志,并非仅仅建立一座大明之都,而是要打造一座世界级的大都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