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岐仁堂安胎奇案:七个月身孕的呼吸保卫战,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豪门诊室的安胎困局
申城半山别墅区的深秋,岐明修的诊车碾过满地金黄的银杏叶。朱宅的雕花铁门缓缓打开时,管家老陈已在廊下急得团团转:\"岐大夫您可来了,少夫人都快喘不过气了,西医说要住院观察,可老爷说动了胎气要找您...\"
二楼卧室里,三十岁的苏晚晴半靠在缎面靠枕上,孕七个月的小腹高高隆起,像扣着一口大锅。她张着嘴拼命吸气,肩膀随着喘息剧烈起伏,脸色却苍白如纸,指甲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床头柜上堆着中西药瓶,人参健脾丸与氢氯噻嗪片混在一起,透着说不出的荒诞。
\"每天到了傍晚就这样...\"朱明远握着妻子的手,无名指上的翡翠戒指磕到床头柜,\"王大夫说脾虚要补,张大夫说肺实要泻,吃了半个月药,喘得更厉害了...\"岐明修伸手诊脉,指下洪滑有力,如珠走盘,再看舌苔黄腻,舌尖红得像要滴血。
\"《黄帝内经·奇病论》云:'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曰:胞之络脉绝也...无治也,当十月复。'今胎孕七月而喘急,非胞络绝,乃胎气上逆,肺胃壅滞之故。\"岐明修用温毛巾为苏晚晴擦拭额角冷汗,触到她发烫的掌心时微微蹙眉,\"《金匮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言'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然此症非呕逆,乃子悬也。\"
二、补泻之争:豪门里的医学辩论赛
书房里,朱明远的两位世交——陈教授(温补派)和周博士(攻利派)正争得面红耳赤。陈教授晃着手里的《脾胃论》:\"东垣先生言'脾为后天之本',孕后胎赖脾养,人参白术实为正治!\"周博士则指着《千金方》反驳:\"妇人妊娠肿胀,当分水肿子气,此症胸膈胀满,非商陆葶苈不能泻肺平喘!\"
岐明修轻叩紫檀桌面,打断争执:\"二位皆读医书,可知《黄帝内经》'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旨?\"他展开苏晚晴的病历本,指着密密麻麻的药方说:\"参术虽能补脾,然患者舌苔黄腻、掌心灼热,乃中焦积热之象,温补犹如火上浇油;葶苈虽能泻肺,却性猛伤胎,《本草经疏》明言'妊娠禁用',二位岂不闻'胎前宜清'之理?\"
陈教授捻着胡须沉吟:\"那依岐大夫之见...\"岐明修翻开《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指尖停在\"妊娠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葵子茯苓散主之\"条文旁:\"此症非水肿,乃胎气上迫心肺,致清浊相干。《诸病源候论》言'子悬之由,妊娠五六个月以后,胎气壮大,上冲于心,心腹急痛,胀满不得安卧',当以顺气降逆为要。\"
三、气机突围:三剂药打开呼吸通道
药房里,阿安对着配药单犯嘀咕:\"苏梗、枳壳、大腹皮...这些都是行气药,孕妇能用吗?\"岐明修用戥子称取茯苓,目光扫过《本草纲目》\"妊娠禁忌\"条目:\"《本经逢原》云'紫苏梗能破滞气,消饮食,治胎气上逼',此等平和之品,正合'妊娠宜动'之理。且方中陈皮、半夏皆用姜制,《雷公炮炙论》言'半夏炮姜制,可去燥烈之性,保胃和胎'。\"
第一剂药煎好时,苏晚晴已喘得说不出话。岐明修亲自端着药碗,用汤匙一点点喂服:\"晚晴,此药如春风拂柳,能帮胎儿归位。\"当辛辣中带着清香的药汁滑入喉咙时,她忽然抓住岐明修的手腕,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那里的憋闷感似乎减轻了一丝。
子夜时分,朱宅突然传来惊呼。老陈跌跌撞撞跑下楼:\"岐大夫!少夫人能说话了!\"诊室里,苏晚晴正喝着第二剂药,声音虽弱却清晰:\"明远,我...能喘过气来了...\"岐明修诊脉后露出笑意,洪滑之象稍减,舌苔黄腻退了三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