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垂翼南溟——庄周寓言中的不材之木,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破局三策

1. 观纹识木法

《吕氏春秋》载九方皋相马:“见其精而忘其粗”。识人当学伯乐,观其偶然流露的锋芒。譬如见人常叹“不善言辞”,却能在酒酣耳热时引经据典——这恰似枯木逢春时绽出的半片新芽。

2. 移花接木计

清乾隆年间,某县令遇治水难题,故意在河道图上错标三处。师爷当众指出“疏漏”,县令顺势将工程委之。三年后洪灾,那师爷才知标注错误处正是预设分洪区——原来自己做了他人的挡箭牌。

3. 借势催芽术

徽州盐商选掌柜,专挑那些“木讷”之人。有少年终日抱账本发呆,东家却暗见他用茶水在桌面演算。遂将棘手盐引交付,少年果然在茶渍痕中藏下应对妙策。智者用“拙”,当如园丁待枯木——看似不闻不问,实则暗施雨露。

千年古木的现代启示

苏州拙政园有座“见山楼”,初看笨拙如乡野农舍。待登楼远眺,方知所有雕窗暗合五行方位——春见花影,夏观荷风,这“拙”中藏的巧思,恰是中华处世智慧的绝妙隐喻。

楚汉相争六百年后,白居易游终南山赋诗:“不材得终其天年,无用始为天下用。”山风掠过当年萧何自污的田庄,金黄的麦浪中,几株被农人特意保留的“歪脖树”正撑起整片葡萄藤架。

“世人皆爱栋梁材,谁见樗木避斧灾?

莫嫌老树虬枝丑,风雪来时方显怀。

这藏拙的学问,好比古琴调弦——过紧易断,过松失声。真正的妙手,往往在似紧非紧、欲松还紧之间,弹奏出《幽兰》绝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君恩如梦

满刺霸王龙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