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庄子鼓盆破世俗 生死之说转乾坤——道家哲学解构群体预期,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鼓盆而歌笑生死,
大梦谁先觉玄机。
漆园傲吏破樊笼,
方知天籁在布衣。
鼓盆惊破世俗帘
庄子妻亡,惠施往吊。未入草堂,先闻击缶之声。但见庄子箕踞而坐,鼓盆而歌,瓦缶声裂如金石。惠施怒斥:“与人居,死不哭已非人情,反鼓乐耶!”庄子掷盆大笑:“察其始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是不通命也!”
这场惊世骇俗的丧礼,实为对群体预期的悍然宣战。世人皆循“丧则哀哭”之礼,庄子偏以歌代哭,如利刃划破世俗之幕。正如《道德经》所言:“大道废,有仁义”,当“守丧三年”沦为形式枷锁,道家便以自然生死观重构认知——悲喜本无定式,生死皆是造化。
解构预期的三重刃
道家破群体预期之术,暗合天道三法:
其一,以反破正。老子云“正言若反”,楚人卖矛誉盾,庄子偏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其二,以简驭繁。列子御风而行,笑世人“重物累形”,恰似点破收藏家聚宝反为宝所囚;
其三,以无化有。庖丁解牛十九年,刀刃若新,因其“以无厚入有间”,在预期夹缝中游刃有余。
魏晋名士深得此道。阮籍丧母,蒸豚饮酒二斗,吐血数升——这“守丧不守礼”的做派,比庄周更烈三分。当吊客循礼哭拜时,他的白眼恰似照妖镜,照出礼教背后的虚伪预期。
史海扁舟:逆流者的风骨
汉文帝宠臣邓通富甲天下,相士却言其“当饿死”。文帝赐铜山允其铸钱,邓通愈发骄奢。景帝即位,抄没其产,邓通果饿死街头。这则寓言被道家解读为“预期反噬”——越是抗拒命运预设,越被枷锁困死。
北宋林逋隐居孤山,二十年不入城。真宗赐粟帛,他转头喂鹤。当世人争颂“梅妻鹤子”时,他却在鹤翅系诗:“添水烹茶借石泉,利名不到我窗边。”这种对“隐士当清贫”预期的嘲弄,比拒绝封赏更刺痛世俗神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