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孔明抚琴退仲达 空城原是镜中花——谈虚实相生之预期幻术,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恰如江南园林的“透景窗”,虚处藏实,实处涵虚。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一扇空窗纳尽山水,正是此理。
史海钩沉:预期幻术的千年变奏
战国时,田单守即墨,集千牛披彩衣,角缚利刃,尾束火把。夜半点燃牛尾,火畜狂奔破燕阵,老弱妇孺击铜器助威,成就“火牛阵”神话。此计与空城计异曲同工:前者以虚张声势的“实攻”退敌,后者以泰然自若的“虚守”退兵。
更精妙者当属张巡守睢阳。安史叛军围城,城中粮绝。张巡命士兵束草人夜坠城墙,诱敌射箭三十万支。待敌识破草人计,再遣死士坠城奇袭——这正是《棋经》所言:“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玄妙存乎一心”。
市井幻戏:柴米油盐里的虚实道
长安西市,胡商卖宝刀的戏法最耐寻味。先取寻常铁刀斩草席,刃口崩缺,围观者嘘声四起。商人佯怒摔刀入匣,再取时竟成削铁如泥的宝刀——实则是趁人不备调换真品。这“先抑后扬”的伎俩,与孔明示弱诱敌何其相似?
茶馆说书人深谙此道。讲《聂隐娘》至刺客夜探节度府,必突然噤声饮茶,待茶客焦急催促,方拍醒木续道:“只见寒光一闪……”满堂呼吸随之凝滞。这留白之术,恰似空城计中的城门洞开,以“无”激发出无穷想象。
幻术之殇:聪明反被聪明误
然虚实之术如饮鸩止渴。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路遇秦军,假托君命犒师,智退虎狼之师。然郑穆公闻讯,反疑弦高有僭越之心,终致忠良寒心。可见预期幻术若失分寸,便是作茧自缚。
王莽篡汉前,广施仁义收买人心,甚至逼子偿命以示法度。待其称帝,虚伪面目暴露,昔日“圣人”形象反成催命符。这正应了《红楼梦》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过度操控预期者,终将被反噬。
破妄之眼:看透皮影戏的烛光
唐代高僧慧海参禅,弟子问:“如何不被幻象所迷?”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看似平淡,却道破天机——任尔千般幻术,我自守住本真。
苏轼游庐山作《题西林壁》,笑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若能跳出局外,司马懿或可看破:西城炊烟仍直,飞鸟敢落谯楼,岂是伏兵之象?此等洞察,需如庄子观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既知非鱼,便不会堕入他人预设的悲欢。
琴心剑魄:虚实之间的永恒舞
千年后,苏州评弹艺人唱《空城计》,三弦忽急忽缓。听客闭目恍见:孔明指下非琴弦,实为提挈人心的丝线;司马懿所见非空城,乃是自己内心的疑惧之影。
《菜根谭》有言:“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攫人噬人手段。”真正的虚实之道,不在故弄玄虚,而在对人心的精准丈量。如同徽州木雕师傅,在方寸木料上雕出九重天宫——虚处镂空云雾,实处刻出飞檐,虚与实的交响,终成传世杰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