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阳谋阴符诀,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修栈道渡陈仓,暗度金针绣鸳鸯。堂前高悬忠义榜,幕后巧分金银账。\"

忠义榜下局

洛阳城西的关帝庙前立起三丈高的\"义薄云天\"功德碑,知府崔文远正主持\"剿匪义士\"表彰大典。红绸揭开时,碑上榜首赫然刻着米商胡万三的名字——此人月前刚献上白银五万两修葺文庙。崔知府声如洪钟:\"胡公散尽家财助朝廷剿匪,真乃侠商典范!\"

暗巷中,师爷正与山匪二当家密会。一箱箱贴着\"赈灾\"封条的官银被撬开,里头装满生锈的刀剑。\"崔大人说了,这些兵器是‘缴获的匪赃’。\"师爷阴笑,\"明日剿匪大捷的奏折,还得劳烦贵寨兄弟‘就义’几回。\"

阴阳两账簿

这般明暗交错的把戏,恰似《三国演义》中董卓筑郿坞的故智。崔文远的\"高明\"在于将黑白两道统合成生意链:官军剿匪的捷报是他升迁的政绩,山匪\"就义\"的尸体是他平乱的铁证,而胡万三的\"义捐\"实为销赃渠道——那些生锈兵器,正是官府早年克扣的军械。

正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崔知府却把这句话倒着用——他让所有人戴着忠义面具追逐利益。书房里两本账簿道尽玄机:明账记着\"剿匪耗银八千两\",暗账写着\"转卖军械入账三万两\"。功德碑上的金字在夕阳下淌血般刺眼。

金蝉脱壳计

转月十五,剿匪大军\"凯旋\"。崔知府在城楼宣读《平匪檄》,胡万三配合地抬出\"义捐\"米粮。突然,流民群中有人高喊:\"这米袋怎印着官仓火漆?\"衙役正要拿人,陆九霄闪身而出:\"且慢!这是崔大人安排的‘忠义试炼’,专测民心向背!\"

崔文远骑虎难下,只得顺水推舟:\"不错!本府故意用官粮试探,果然有人见利忘义!\"话音未落,陆九霄已掀开米袋——霉变的陈米中混着砂石,分明是官仓蛀虫的罪证。这场面恰似《红楼梦》中探春查抄大观园,本想立威反露了马脚。

连环借刀计

三日后,山道上演\"土匪劫粮\"大戏。崔知府亲率官兵\"浴血奋战\",斩首三十余级。庆功宴上,胡万三举杯:\"崔大人用兵如神!\"暗地里却肉疼——那些\"匪尸\"全是高价买来的流民。

陆九霄趁夜潜入义庄,用银针验尸后冷笑:\"好个‘剿匪’!\"他在每具尸体衣襟内缝入血书:\"吾乃陈县饥民,被迫扮匪。\"天明时,城门口贴满《饿鬼鸣冤录》,文中句句引自崔知府编撰的《忠义集》。

借尸还魂术

崔文远恼羞成怒,竟将计就计办起\"忠烈超度法会\"。和尚诵经声中,他泣不成声:\"这些义民为护粮捐躯,本府定要厚待遗属!\"转头却派师爷威胁死者家属:\"敢闹事便按通匪论处!\"

这般毒计,暗合《水浒传》中高俅陷害林冲的手段。陆九霄却在法会上当众卜卦,铜钱落地呈\"坤上乾下\"之象:\"地天泰卦,主阴气上升、阳气下沉——崔大人,您这忠义戏码演过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君恩如梦

满刺霸王龙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