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沐猴而冠终露尾——身份僭越者的现形记,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水浒传》高俅发迹前,不过是端王府的弄臣。某“青年才俊”靠岳父上位,东窗事发时,老泰山当庭举报:“他送我的金佛,底座刻着国资编号!”
五更:因果报
《阅微草堂笔记》载某县令贪墨,临终见账簿化作毒蛇缠身。某“慈善家”病危时,救护车被讨薪民工堵路两小时,应了《增广贤文》那句:“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历史镜鉴中的破局者
东汉严子陵拒光武帝入仕之邀,笑答:“君房素痴,今更痴耶?”(你当官当傻了,现在还想拉我下水?)这般风骨,比当代某些“学者”为课题经费曲学阿世,高明何止万倍?
北宋苏轼流放黄州时,垦东坡、筑雪堂,反成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某企业家破产后开面馆,挂出“本店不收徒,只卖真手艺”的招牌,面香引来食客如云,恰应《菜根谭》:“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立身三昧真火
第一火:铸真金
《景德镇陶录》载:上好瓷器需经十三道工序,少一道便是次品。某非遗传承人拒用机器压坯,坚持手制粗陶:“指纹里的灵气,机器压不出。”
第二火:守本真
《世说新语》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某大学教授住筒子楼三十年,藏书堆满走廊,校长欲分房,他拒之:“书虫离了书堆,还能叫书虫?”
第三火:修厚土
《齐民要术》强调“深耕易耨”,某农民企业家拒改祖传稻种,虽亩产不及杂交稻,却因“儿时味道”被五星酒店包销。他说:“稻子有根,人岂能无根?”
【山坡羊】
戴冠沐猴,衣锦楚囚,戏台高筑唱未休。
骤雨收,现貔貅,仓惶窜入荒坟丘。
且看南阳草庐候,
贫,志未丢;
达,心仍悠。
千古谁笑到最后?
是真龙自向云中游!
《史记·项羽本纪》末尾,司马迁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可见德不配位者,纵有拔山之力,终难逃自刎乌江之命。反观隆中诸葛庐,茅檐低小,却因“淡泊明志”四字,引得三顾垂青。恰如《小窗幽记》所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人活世上,与其沐猴而冠,不如素面朝天——你看那黄山迎客松,何曾戴过半顶乌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