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金石留声筒,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钱孔内灌了蜂蜡,”三徒指水痕解释,“真契约钱埋井前,师父以热蜡封‘三徒’字样于孔。”赵金锁子砸钱泄愤,破钱中滚出蜡丸,丸内桑皮纸画着指印——正是当年周铁锤按在米粒的拓纹。《物理小识》载“蜡封密信”,在此成铁证。
雷音破金城
三徒接管铜铺后,特制“雷音铜鉴”。鉴背铸八卦纹,遇争端时持鉴映日,地上光斑必显“真”“伪”二字。某日赵金锁子持假地契来争铺,光斑竟现“伪”字如血!
众人惊视铜鉴,鉴钮忽脱落。钮心空腔里塞着团丝帛,展开是周铁锤绝笔:“金锁篡契,铺归三徒。”丝经曝晒脆裂,裂处浮现金粉——赵家用金粉补字露的馅。风过处金粉飞扬,恍如当年醋缸里翻腾的铜绿泡沫。
铜山记旧盟
三徒临终传艺,命弟子取“契约钱”熔铸铜钟。钟身《心经》文间暗嵌七枚米粒,遇阴雨则经文浮凸。每逢赵家后人近前,钟声便哑如破锣——因赵金锁伪造之钱含铅,其族血脉含铅量偏高,扰钟声波。
清明日暴雨,铜钟“当”地自鸣。声波震落苔衣,钟口现出“东街铺”水痕。赵家孙跪地痛哭,怀中假契被雨浸烂,纸浆间游出几条误食米契的蠹虫。《淮南子》云“金石有声,不考不鸣”,那蠹虫腹中的米粒,终在雷声中裂出真相。
生存法则
1. 响铜铸契术:契约载体用特制合金(如含锡响铜),物化特性不可仿
2. 米粒微雕法:关键信息刻于谷物,生物特性(遇潮膨胀)为动态密码
3. 蜡封孔窍诀:金属器物孔洞灌蜡封存密证,遇热则释
4. 声纹鉴血脉:利用金属共振特性,特定体质者近前则声变
(本章约3180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