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寄云书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6章 事成,三国之季汉演义,遥寄云书万里,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酦看到李骧看向自己的眼神,心中无比渴望亲自和李骧对话。

但他知道他不能。

因为真正掌握权柄的人并非自己,而是大将军朱先。

等到朝堂上的吵闹声安静下来之后。

朱先开口了:

“汉使此言,吾不甚解。”

“想我大吴水师纵横长江数十年,从未有过敌手。”

“当年曹操几十万大军欲南下侵吴,被我吴国大都督弹指灭之。”

“更遑论如今。何来不足之说?”

听到朱先的话,李骧微微一笑后说道:

“当年曹操灭灭袁绍,定刘表,鲸吞河北,席卷荆襄。其吞并天下之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孙两家为不重蹈覆辙,合并一处以御曹贼,吴国水师更是不敢稍有懈怠,日夜操练于江上。才借天时地利稍败曹操。”

“后来曹贼身死,其子曹丕承其志。”

“虽亦有南下之意,却因我家丞相之故。”

“不敢稍有分兵之念。”

“自此吴、魏两家相安无事至今。”

“而吴国水师不经战事,已有数十年矣。”

“孟子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敢问大将军,吴国如今之将相,比昔日江东诸臣如何?”

“吴国今日之水师,比昔日江东之水师如何?”

朱先听到李骧的话,脸上闪过一丝不快。

哪有拿吴国如今的朝堂和当初的江东文武相比的。

别说确实是比不过,就算真能比得过,又有谁敢明说?

而李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吴国水师独步天下,世人皆知。”

“可多年不经战事,即便战法依然熟稔于心,实战中未免手上生疏。”

“如今汉、吴、魏之形势,想必大将军心知肚明。”

“魏国司马氏把持朝堂,一如当年曹氏挟持汉帝。早晚必篡之。”

“届时魏国再兴兵南下,以吴国如今之力,能否挡得住魏国进攻?”

“须知道自赤壁一战之后,魏国亦大练水师于江上,其中含义大将军莫非不知?”

“我家陛下知道如今吴国与魏国交好。”

“但敢问大将军一事,若是无我大汉在陇西和汉东牵制魏国兵力。”

“魏国可会主动与吴国交好?”

“实不相瞒,在我来时,我大汉健儿已替我家陛下夺取陇西四郡。”

“不日便可兵临长安,光复旧都。根本无需水师!”

“现在我家陛下愿与大吴举行联合军演,便是看出司马氏之野心。”

“名为锻炼大汉水师,实则念两家之盟好,以军演之名练兵,欲替孙氏保全江东之基业。”

“却不料大吴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皆以为我大汉有异心。”

“哈哈,真是笑煞人也!”

听到李骧的话,在场的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而朱先等人更是面色凝重。

没想到刘谌的北伐进度这么快,竟然已经夺取了陇西四郡!

谁都知道蜀汉的目标是长安,夺长安根本不需要水师,最起码短时间内不需要水师。

既然如此,刘谌根本不需要和吴国进行联合军演。

难道说,刘谌真的是在为吴国考虑?

带着这种疑问,朱先让李骧先回馆驿歇息。

然后自己召集几个大吴重臣,以及心腹之人商议此事。

“大将军,在下以为此事断不可为!”

大将军府中,吾彦起身说道。

吾彦原本不过通江一县吏,蒙陆抗拔擢为将。

孙皓合肥兵败后,吾彦奉命接应孙皓到达西陵。后留在朝中为官。

孙酦登基之后,在对魏态度上因曾经和魏国有过接触被朱先看中,然后就一直留在身边听用。

听到吾彦的话,朱先开口道:

“哦?”

“士则请言之?”

吾彦接着说道:

“在下听闻那蜀主刘谌素有恢复汉家江山之志。”

“如今更是已经夺取了陇西四郡。”

“若这件事是真的的话,那长安司马攸便不能久持。”

“到时候要么被司马炎所灭,要么被刘谌所灭。”

“无论被哪家灭掉,长安最终都会落入刘谌之手。”

“而刘谌绝不可能只满足于长安一地,必然会东进攻取洛阳。”

“一旦让刘谌灭了魏国,那我大吴便有唇亡之寒之害。”

听到吾彦的话,陶璜也点了点头说道:

“士则所言不虚。”

“想当初蜀主刘谌在汉水建立水师,名义上是为了防备北岸的魏军。”

“先帝以两家之盟,遣陆都督之子前往。”

“可如今他们已经占了陇西四郡,水师对于蜀汉来说已经是无用之物。”

“他们却要用军演之名,和我大吴练兵于江上。”

“无非就是想探知我大吴水师的虚实,以及学习我大吴水战之法。”

“好在将来灭吴之时,做到知己知彼。”

“前番蜀汉借长江水道运粮,便有挑拨吴魏关系之嫌。”

“如今军演之目的,更是昭然若揭!”

听到吾彦和陶璜的话,朱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此二人所言很有道理,从蜀汉准备练水师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察觉到不对劲儿。

只是那时候孙皓一心扑在夺取合肥这件事上,所以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解。

如今蜀汉在对魏国的军事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甚至拿下了陇西四郡。

真要是将来被他们灭了魏国,那矛头必然要指向大吴!

看来联合军演之事,不能同意!

朱先点了点头,拿定主意。

然而就在朱先准备开口的时候,又有一人站出来说道:

“大将军,在下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说话的人名叫薛珝,乃大吴太子少傅薛综之子。

蒙荫入仕,官至五官中郎将,曾经奉命出使过蜀汉,相较于其他人而言,算是略知蜀汉国情。

所以在听到此人开口后,朱先忍住即将要脱口而出的话。

“哦?道恒有何见解?”

薛珝接着说道:

“在下当年出使蜀汉之时,蜀汉民生之凋敝,不敢说路有饿殍,但也民有菜色。 ”

“且那刘禅昏聩而不自知,臣下不敢以直言相谏。”

“那时在下便看出来蜀汉亡国有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际:你要用机械之心系统泡妞?

打倒爱情

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万千陆地神仙

兔个泡泡

全职法师之时空之眼

偶得一灵感

如果时光倒流

风霜伴我行

被关女子监狱三年,我修炼成仙了

一只狸猫

顾佳燃,你是我独一无二的冠军

夏曦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