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2章 民间奇人,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什么道理?”

李北玄实在忍不住问。

“他们说,那铜尺上刻的是通文窍的秘纹,朱砂线引的是笔锋气。讲的是天地之间有一股文气,古人得之可着书立说、封侯拜将,常人得之,可治病养身,延年益寿……。”

“所以你就信了?”

“那当然!”

马彼德两手一摊,语气愈发笃定,“你想啊,人家贵人烧都烧糊涂了还能救回来,那这文气对咱们这些考生来说,不应该也有作用么?不试白不试!”

李北玄看着他那认真的模样,简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说到底,这个时代,医巫还是不分家的。

虽有太医院、有御医。

但那些年头久远、根基深厚的医者,大多也都沾着几分阴阳五行的玄门气息。

谁敢说自家方子,不是按星辰排布、依气数定时?

李北玄记得,前世民国时期,也就是现代医学已经开始发展的时候。

有位弃医从文的大文豪,还在自己的书里讲过这么一个事儿。

说他的父亲生病了,家里给请了个大夫来。

大夫给开了个方子。

里面居然有一对蟋蟀,还得是原配的,二婚的还不行。

李北玄已经忘了这故事是编的,还是确有其事了。

但仍然记得小时候看见“要原配,既本在一窠中者”这句话时的荒谬之感。

当时仍是如此,现在就更是如此了。

现在连国子监的讲书先生,讲起《黄帝内经》都还要引一两句《太乙灵书》。

讲求人身小天地,与天道相应,更遑论民间了。

医者,半仙也。

这是坊间流传多年的话。

讽刺也好,尊敬也罢。

说到底,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对知识边界的模糊。

尤其在这武朝。

朝廷虽不喜妖言惑众,可一旦术字背后裹着点用处,便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土壤。

所以,马彼德说的那套……什么勾八铜尺、朱砂线、文气笔锋的,听着玄乎其玄,可李北玄并不奇怪。

反倒觉得……习以为常。

不过他倒觉得,那贵人能活过来,与其说是那什么通文窍的秘纹起了作用,不如说是命数未尽,恰逢转机。

又或者说,太医院熬出的哪一剂汤药,阴差阳错正中要害,解了那一口淤毒。

再加上这民间大夫来的时机精准,仪式做得又足,嘴上说得还玄乎,便轻轻松松摘了一个神医的桃子。

李北玄想到这儿,忽然有些想笑。

也不知道该心疼大冤种太医院,还是可怜那个病的要死还得跟着做法的贵人。

不过,高烧不退?

这病症听起来有点耳熟。

前些日子,赢世民的小女儿晋阳公主,就发了一场高烧。

这才过去没多久,宫里就又有人高烧不退了?

难道宫里闹流感了?

想到这里,李北玄搓搓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清冷女医要和离,狠厉权臣火葬场

疑似桑梓

跪舔男主三年后,还是病娇男配香

茶不多了

家族赶我走后,才发现我冠绝天下

香辣小龙虾本尊

天元战记之器道登仙

逍遥自在的云

乾坤塔

新闻工作者

烽火邪仙

八云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