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吐蕃道
飘落的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0章 吐蕃道,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飘落的记忆,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们清楚得很。
一旦头铁,待到王师天降。
所有的权势地位,荣华富贵,身家性命全都化作乌有。
纳土归朝总比步吐谷浑,百济,倭国的后尘要好。
不但保住了小命,富贵生活,和一定的地位。
还获得一个名流青史的好名声。
何乐而不为呢?
此次进京。
见识到了长安城的巍峨与繁华。
切身感受中原文化的璀璨,手工业的发达。
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和他们一同的进京的。
除了随行的贵族、商贾,还有各自部分眷属。
这些亲眷以后将留在京城学习、生活。
其实就是表决心,充当人质,以此获得朝廷的信任。
到此。
象雄、苏毗二部纳土归朝之事尘埃落定。
在宇文衍的示意下。
三省六部大佬纷纷上前和两位新晋国公见礼,谈笑风声。
已然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
看得其他一众使者眸光躲闪,心慌意乱。
这种情形之下。
很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国家或部落。
要是也加入中原王朝,那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今日。
乃是天元十七年最后一次大朝会。
随后。
宇文衍和一众朝臣当着所有邦国使者的面。
按惯例进行本年度政务总结。
各部奏报各道上报汇总数据。
新垦田地多少?
棉花,豆、麦、稻等作物增产几何?
生猪、家禽养殖,农业技术推广状况。
兴修水渠、围堰,安装水轮泵,抽水机数量。
官学发展,适龄孩童入学情况。
水泥官道铺设,桥梁建造,手工作坊发展现状。
……
涉及农、商、手工、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大多都以具体数据的形势具体呈现。
当听到大周本年度国库收入突破八千万贯时。
一众使者全都张大了嘴巴。
不愧是天朝上国,地大物搏,物产丰富,社会发达。
单是国库进项。
哪怕拿出零头,那也是他们的邦国难以企及的数字。
使者们没想到朝廷竟然丝毫不回避他们这些外人。
不过。
大多时候都是懵懵的,听得云里雾里。
很多专业术语和数据表达,全都不知所云。
只觉得非常牛逼,高端大气上档次,根本不是他们这些土鳖所能理解的。
这种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感觉着实打击人心。
不过。
摆正心态后。
崇拜,敬畏,向往,认同等一系列心理随之出现。
……
朝会之后。
皇帝设下国宴。
朝臣作陪,招待一众朝贡使者。
各式菜品、点心,山珍海味,琳琅满目。
御酒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丝竹管乐,音律悠长。
大型宫廷乐舞,姬女婀娜,华服唯美。
风靡奢华,气势磅礴,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至尊盛宴。
使者们一口仙酿御酒,一口美味佳肴。
沉浸其中,眼花缭乱,不能自拔。
遥望威仪堂堂,龙气冲天的华夏天子。
奉承之言脱口而出:
“恭祝天帝万寿无疆。”
“愿大周繁荣昌盛,万世永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